(通讯员 刘小英 程建慧)“倩、爸爸快不行了……”9月30日凌晨2点,居家隔离的曾倩就接到了哥哥打来的电话。听到这个消息,曾倩泪如雨下… 79岁的老父亲身体一直不好,春节到现在,已经不间断地住了5次医院。这也是她在隔离点工作期间担心的事。但还是发生了!可是,她刚从隔离点回来,正在居家隔离,按防疫规定她是绝对不能外出的呀。凌晨3:20分,她的父亲一直望着大门方向,带着遗憾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曾倩是儿保科副主任,一位踏实、认真、肯干的中共党员。不论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中,还是在疫情防控的突击任务中,她一直担任核酸采样点的点长。她既要负责科室工作,又要负责核酸采样任务。作为核酸采样组的点长要负责物资保障,每当接到通知后,要逐一打电话给组员,通知他们到岗。然后,她是第一个到达点位的人,要监管组员穿脱防护服是否正确,操作是否规范,如果人手不够,自己也要顶上去参与核酸采集。在完成核酸采样后,还要完成数据的统计与上报,以及标本及医废交接。 有几次,同事看到她疲惫的面容,说,“你又是科室的工作又要参加核酸采样,你的心脏本来就有问题,你扛得住吗?”她笑笑说,“再坚持坚持,疫情快结束了!”
9月8日,曾倩接到医院紧急通知,要求她立刻进入某隔离点进行防疫的任务。虽然连日的劳累让她的心脏偶尔有些不适,但她还二话没说,匆匆忙忙收拾好行李赶往指定的某隔离点,迅速投入工作。
隔离点的工作,比她想像的要辛苦得多。作为隔离点医疗组的点长,她主要负责统筹协调,处理医疗方面的问题。每天对隔离人员进行健康监测,对罹患基础性疾病人群进行初诊处理;遇到需要转院治疗隔离人员,还进一步护送到上级医院就诊;负责全体工作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,并对他们日常工作进行督导、巡查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,并做好记录;负责隔离点群众及工作人员的核酸采集及标本的转运;负责周围环境物表采样及送检工作;在书面告知书上、逐一留下个人电话,方便隔离人员需要的时候取得联系,如有需要,她会进一步加个人微信,给与健康咨询及指导;还参与每日群众的体温监测及药物的发放,甚至要帮助他们传递物资等琐事,对隔离人员做到动态管理及精准服务。
她每天常规穿防护服2次下隔离区,每次一干就是几个小时,特别是遇上隔离人员解除医学观察前,往往凌晨3点钟之前就要到隔离区,进行体温测量,完成核酸采样及环境物表的采样工作,这些均要5:20 之前要完成。由于防控要求,隔离点的门窗关闭、走廊不能通风;加上连日的高温,穿上密闭的防护服又不能喝水,让人闷热难受,衣服干了又湿,湿了又干,一天下来人都要虚脱。有的时候,等忙完手头的工作,领取的饭菜都凉了。
隔离人员情况复杂,上至七旬老人,下至嗷嗷待哺的婴儿,文化水平、生活需要和身体状况各不相同。突然被隔离,难免会出现烦躁,情绪不稳定的情况。医护人员经常在结束繁重琐碎的的日常服务后,还要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回应群众的诉求,安抚好情绪,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。
曾倩就这样坚持一干就是20天。直到21日,她感觉自己有胸闷、气短、早搏等不适的症状出现。23日、当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戴着严丝合缝的N95口罩进入隔离区的时候,感觉自己简直透不过气来!她担心自己身体出了问题。24日晚10点打电话给医院的钟院长,钟院长让她暂不进隔离区,在清洁区做一些外围工作。25日晚,她感觉胸闷,胸痛,左后背疼痛症状加重,同时伴左上肢疼痛,让她难以入睡。26日凌晨1:36分迅速在美团购药伤湿止痛膏贴,后背疼稍微好点,但胸闷,胸痛,气短未改善,白天活动后又出现头晕,双腿乏力,于是又急购麝香保心丸服用,症状才得以稍缓解。28日回家休养。她就盼望着居家隔离结束,她要去看看病中惦记着自己的老父亲。但让人猝不及防的是,还没有等到她隔离期满,父亲就永远的离开了!
今天,就是曾倩老父亲出殡的日子!她把自己关在家里,始终控制不住情绪,嚎啕大哭……在视频里,看着披着金被躺在棺木里的父亲,她长跪不起,“爸爸、对不起,请您原谅我!我不是故意不去看望您的!你怎么这么快就舍弃妈妈,丢下你的女儿呢?您为什么就不能再等一等,让我去看看你呢!”
疫情当前,忠孝两难全。舍小家顾大家,这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坚守,也是一名工作多年的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。正是有许许多多像曾倩这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同志,才能铸就起防疫的钢铁城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