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救电话:0712-2861999

健康教育

科普丨5大秘籍,守护孩子肠道健康!
发布日期:2025/06/09 09:58:00已浏览:

儿童肠道的特殊性   

  

         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核心器官,更被称作人体的“第二大脑”和“免疫主战场”,70%的免疫细胞在此驻扎,99%的营养在此吸收。    

         儿童肠道作为生长发育的基石,其健康状态不仅关乎免疫力、营养吸收,还与情绪调控密切相关。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  、发育未成熟 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儿童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,肠壁通透性高,病原体易入侵。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 、免疫主力军      

        人体70%-80%的免疫细胞分布于肠道,肠道菌群失衡易引发感染、过敏及反复呼吸道疾病等问题。   

        3 、“肠脑轴”敏感      

        肠道通过迷走神经与大脑双向互动,菌群紊乱可能引发烦躁、哭闹等情绪问题,甚至影响认知发育。    

        常见的高危因素主要有:     

        1、 早产、低体重、出生并发症等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2、喂养方式不正确,过早添加辅食和高致敏食物。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3、滥用抗生素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饮食不规律及长期紧张情绪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运动不足会减缓肠道蠕动,增加便秘风险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季节变化,轮状病毒感染多在秋冬季节高发,诺如病毒冬季高发,温差大也易致腹部受凉。 

     

   常见肠道问题的警示信号 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01    腹泻      

      患儿大便性状改变(如稀便、水样便、黏液脓血便)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来判断。严重者可引起水、电解质、酸碱平衡紊乱。 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02    呕吐      

      呕吐的严重程度要看呕吐次数、呕吐量、呕吐物的内容、呕吐的特点和进食的关系,以及有无精神差、脱水的表现。      

      03    便秘     

      排便困难(每周≤2次)、排便疼痛或粪便干硬,可能伴有腹痛、腹胀。 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04    异常便便      

      果酱样血便(警惕肠套叠)、黏液便或蛋花汤样便(可能为感染或消化不良)。 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05    反复腹痛      

     阵发性绞痛伴腹胀、放屁多,可能提示肠痉挛或积食。       

     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警示信号,建议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,必要时及时就医。 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: 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01    突发阵发性哭闹、呕吐、果酱样血便。 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02    若呕吐、腹泻症状严重不能进食水,或出现精神差、少尿、哭时无泪等脱水征象。      

     03    长期便秘,反复腹泻、体重不增,反复腹痛。 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肠道科学养护策略    

     01  科学饮食        

   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开始:母乳喂养至少要持续6个月。母乳不仅富含营养物质,还含有多种活性细胞和免疫因子,能为宝宝的肠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     

    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:逐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,促进肠道蠕动,缓解便秘。

   遵循辅食添加原则:由少到多、由稀到稠、由一种到多种,循序渐进地丰富宝宝的饮食结构。      

    避免“伤肠”食物:冷饮、油炸食品及辛辣零食易诱发腹泻或积食,尤其是夏季,更需严格控制。

    02  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定时排便:餐后15分钟引导坐便,利用“胃结肠反射”建立规律。    

          腹部保暖:空调房内穿护肚衣物,避免肠痉挛。      

          卫生管理:饭前便后洗手,餐具定期消毒,避免病从口入。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03     运动与按摩      

   运动与按摩可激发肠道活力,促进健康消化。      

    每日活动:鼓励婴幼儿多爬行,学龄儿童可进行跳绳、跑步等,促进肠蠕动。       

    腹部按摩:以肚脐为中心,顺时针轻揉,每次5-10分钟,缓解腹胀。

   04     心理调节与规范用药         

 关注情绪:通过游戏、绘本缓解紧张,预防肠道敏感。     

 合理使用益生菌:可调节菌群平衡,需遵医嘱使用。      

    慎用抗生素:滥用可破坏菌群,增加耐药风险,非感染性腹泻避免使用。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05     定期筛查 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肠镜检查:针对便血、生长迟缓等症状,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肠镜检查。     

   常见误区:1、家长需警惕腹泻立即止泻       

    感染性腹泻需先抗感染,盲目止泻可能加重病情。        

    2、 益生菌越多越好

   过量补充可能扰乱菌群平衡,需遵医嘱。       

   3、呕吐频繁且剧烈继续喂水       

   继续喂水会加重胃肠道负担,引发呛咳和窒息风险。 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儿童早期肠道菌群的稳定性可能影响终身健康,肠道健康是儿童成长的“隐形护盾”。呼吁家长关注肠道健康,定期体检,践行科学养护,助力儿童健康成长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  *科普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 

 

 

 




上一篇:科普 | 宝宝便血湿疹反复?可能是牛奶蛋白“惹祸”!

下一篇:科普丨女宝“私处”的这些异常表现,不一定是生病!

关于我们 | 医院公告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

地址:孝感市孝南区槐荫大道295号 后湖公园旁(后湖院区)
孝感市孝南区天仙南路与城南大道交叉口家世界对面(南城院区) 电话:0712-2822258 邮箱:naomu2861999@126.com

版权所有(C) 孝南区妇幼保健院  鄂ICP备2025101620号-1 技术支持:湖北大鹏网络